????銀川市工商聯系統將緊扣"兩個健康"主題,落實"四會"要求,重點推進四項工程、完善四項機制、搭建四個平臺、開展四大行動、加強四項建設,引導民營經濟人士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加快推進"兩個示范市"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加速發展,這座獨一無二的魅力湖城,演繹著歷史的滄桑巨變,洞窺其發展之路,“民營經濟”的印記隨處可見。
????銀川市工商聯系統圍繞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銀川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兩個健康”工作主題,堅持政治建會、團結立會、服務興會、改革強會,抓思想聚共識、抓引導聚合力、抓服務促發展、抓改革強基礎,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高素質成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強化政治統領???理想信念教育有了新成效
????銀川市工商聯創新教育模式,把握教育內涵,豐富教育載體,著力培養和造就了一支聽黨話、跟黨走的民營企業家隊伍。黨組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70多次,邀請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作專題輔導6場次,開展送政策進基層、進商會、進企業宣講活動37場次,全市民營經濟人士走深走實學思想、入腦入心悟思想、見行見效用思想,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實踐者。同時,市工商聯與相關單位聯合投資40多萬元,拍攝《“非”凡之路》大型電視政論片5集,整合社會資源,創辦“鳳城民企大講堂”,圍繞自治區“九個重點產業”和銀川市“三新”產業等,制作黃金30分廣播節目8期,拍攝黃金3分鐘小視頻8期,掛牌成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1個,命名銀川城建集團、百瑞源枸杞有限公司、閱海灣企業家聯合會理想信念教育示范點3個,推薦國家、區、市表彰200多名會員企業家,更加堅定了銀川市民營經濟人士對企業發展的信心。
????注重機制創新??服務經濟發展有了新突破
????銀川市工商聯緊緊圍繞“兩個健康”主題,創新服務機制,拓寬服務平臺,以高質量的服務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后開展“向企業家學習——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組建法律、金融和人才培訓服務團隊,送政策、進企業100余家,積極化解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困難和矛盾。打造“服務+”品牌,依托銀川中關村雙創園、洛客(寧夏)分公司、寧夏共享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銀川市民營企業數字服務中心、創新服務中心和人力服務中心,為銀川市民營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產品提檔升級及人才培養輸送方面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搭建金融服務平臺,與工行、建設、寧夏銀行等舉辦銀企懇談會11場,融資成效30多億元。
????創新方式方法??參政議政水平有了新提高
????銀川市工商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取得了較好效果。先后推薦56名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擔任市人大代表、79人擔任政協委員,始終做到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鼓與呼,并建立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工作室,形成“445”工作機制,先后開展調研、座談、研討36場次,提升了工商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質量。創新成立政協委員會客室,宣傳惠企政策,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協調解決政企有關事宜,得到了委員好評和肯定。持續開展“大學習大走訪大調研”活動,機關干部、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們每年走訪調研企業30家以上,傾聽企業訴求,回應企業關切,解決企業困難。
????近年來,圍繞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點問題,累計提交集體提案222件。
????推動深化改革??民營經濟人士有了新擔當
????銀川市工商聯廣泛凝聚民營經濟人士力量,全面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廣大民營企業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應有的擔當和作為。通過深化“百企幫百村”活動,動員引導民營企業、商協會與貧困村結對幫扶,積極參與產業、就業、技能、健康、公益扶貧。5年來,脫貧攻堅行動累計有162家企業參與幫扶,實施扶貧項目447個,投入資金13.61億元,幫扶貧困人口6.17萬人。駿華農牧“月牙湖金融精準扶貧”、科衡農業“同陽新村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基地”2個項目入選2019年全國光彩事業重點項目,厚生記食品公司榮獲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
????銀川市工商聯重視加強基層工商聯、所屬商會和工商聯機關建設,截至目前,會員達到了23285個,占銀川市民營經濟活動單位12%,其中企業會員16110個、個人會員7081個、團體會員94個。持續鞏固“五好”工商聯創建成果,縣級工商聯全面建設穩步提升,2021年,銀川市6個縣(市)區工商聯全部確認為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
????共促高質量發展???助力民營經濟行穩致遠
????推進“四項”工程,凝聚思想共識——推進政治引領、理想信念教育、民營企業家培育、紅色引擎四項工程,廣泛凝聚民營經濟人士思想共識。
????完善“四項”機制,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完善參政議政協商機制、協同參與市域社會治理機制、“工商聯+X”聯系服務機制,并建立激勵表彰機制四項機制,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搭建“四個”平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搭建金融服務、人才服務、維權服務、信息服務四個平臺,持續打造“服務+”工作品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展“四大”行動,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啟動“萬企興萬村”行動,制定《“萬企興萬村”實施方案》,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助力招商引資行動,不斷拓展與外省市工商聯的合作交流;深化愛企賦能行動,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開展公益慈善行動,量力參與教育扶貧、社會捐贈、助殘幫困等光彩行動和公益慈善等事業。
????加強“四項”建設,不斷深化工商聯和商會改革——加強工商聯班子建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模范機關建設,加強制度建設。(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