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六項教育”,筑牢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根基。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自治區黨委十三屆歷次全會及市委五屆歷次全會精神,筑牢工商聯黨員干部職工和民營經濟人士政治根基。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教育民營經濟人士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理念,積極參與“兩個市”建設。強化理想信念主題教育,深入扎實開展好“雙引”行動和“學思想、明方向、強信心、建新功”理想信念主題教育,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爭做“四個典范”。強化素質提升教育,大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多層次、多形式開展民營經濟人士上大學、進黨校等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民營經濟人士綜合素質。強化形勢政策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六個講清楚”宣講活動,不斷增強民營經濟人士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強化民營企業廉潔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增強廉潔意識,建設清廉民企,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二是深化“五個服務”,搭建“好事多撮合”服務平臺。深化政策服務,建立健全政企溝通協商機制,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和解疑釋惑,及時整理推送黨的創新理論和各項最新惠企政策。深化金融服務,加強與稅務、金融等部門合作,持續做好“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政策宣傳和落實,常態化開展“銀企”合作洽談,助力民營企業做好金融風險防范。深化維權服務,加強與人社等部門合作,協調做好民營企業勞動爭議預防和調解工作,聯合推進促就業行動,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吸納就業。深化經貿服務,聚焦“兩個市”重點項目和“五特五新五優”產業,積極主動與發達地區工商聯溝通聯系,為全市招商引資搭好橋梁、做好服務。深化法治服務,加大與司法部門溝通合作,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經營行為,做到依法治企、依法經營、依法維權。
三是聚焦“三個建設”,提升服務“兩個健康”質效。加強自身建設,按照全國、自治區工商聯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工商聯改革的工作要求,全面推進工商聯改革發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找準履職點。加強組織建設,持續深化“五好”縣級工商聯和“四好”商會建設,不斷增強工商聯組織凝聚力和影響力。加強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總要求,通過“機關+商協會+企業”聯合共建的方式,著力加強機關和直屬商協會黨建工作。
四是創新“兩項工作”,打造工商聯工作品牌。創新建立民營企業訴求直通車制度,聚焦服務“兩個健康”職責,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積極撰寫政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暢通企業訴求反映渠道。創新“萬企興萬村”幫扶模式,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積極探索“企業+黨支部+農戶”、回報家鄉型、閩寧協作型等聯農帶農機制,助力鄉村振興。